許多動物幼年時期生長較快,性成熟時就已生長到該物種的固定大小,然后則停止生長。蛇類則不然,它在幼年時生長最快,以后逐漸減緩,性成熟后仍繼續生長,直到老死。蛇類終生繼續生長并不意味著按照一定的速率長大,而是隨著年齡增大生長速率減慢,而且有一定的間斷,譬如在冬眠期就停止生長。
各種蛇的生長跡度不一致,同一種蛇不同性別或不同個體間的生長速度也有差別??梢杂绊懮L速皮的因素很多,如溫度、光線、食物、水分等。在適當的溫度范圍內,溫度高生長快,反之較慢。溫度不僅直接影響到代謝率,也影響到覓食和捕食頻率,還間接地影響到與生長有關的內分泌系統;光線則主要通過影響內分泌系統而關系到生長的速度;食物及水分豐富與否,是影響蛇類生長的物質因素。
伴隨著生長,出現蛻皮現象。蛇蛻是蛇類皮膚的角質層。許多動物一生中不斷地有角質層脫落,不過它們不像蛇類蛻出一完坐的長管狀蛇蛻。蛇蛻從吻端開始逐漸向后脫出,如脫襪子一樣,段部外面的透明膜都要一起蛻皮。關于蛻皮的機制可簡述如下。蛇類的皮膚分為表皮和真皮兩部分,表皮由內向外有生發層、生活細胞層、甲種角質層和乙種角質層四層組織,生活細胞層與甲種角質層之間稱中介層,蛻皮之前,生發層細胞迅速增生,在中介層內方形成新的表皮結構,此時,舊的表皮老化,色澤灰暗,8睛因而視物不清,不捕食。在激素的擰制下,新老表皮層之間(中介層)產生水解酶,使舊表皮脫開,通過唇部與外物磨開,再從頭部向后反轉,完整的蛇蛻便脫落于草叢或石縫、樹杈旁。新的表皮十分光潔,色澤清晰,眼睛也明亮了。年輕的蛇生長快,蛻皮次數多些,一般仔蛇和幼蛇每年可蛻皮4?5次或更多,而成年蛇每年只蛻皮2?3次,少數達4次。影響蛻皮的因素很多,如蛇類的健康狀況、代謝率、食物供應充足與否、溫度和濕度是否適宜等都有密切關系。蛻皮與生長是一致的。